close

 

住在大腦裡的八個騙子就是虛榮、情緒化、不道德、妄想、頑固、裝神秘、意志薄弱與偏見。


幾個月前我就猶豫該不該買這本書了。不過當時書櫃裡還有太多未讀書(其實現在也是),因而忍住。
之後,在逛圖書館網頁時又碰見,我就知道是緣分了(二話不說馬上按下預借,不管書櫃裡的書對我大喊「你偏心!」)。
看完書,依照案例,看看大家寫的書評,其中有幾個我頗認同,我也覺得翻譯的有點卡卡,有些段落句子讓我重複讀好幾遍,甚至用念的,才能搞懂他的意思。
幽默風趣又博學的作者,我最喜歡她每章一開頭談起他們家的瑣事,她的孩子及丈夫的日常行為。與其說是她馬主題以生活引入得當,到不如說我本來就喜歡這樣的淺顯輕鬆的故事對話引入寫作方式。


恰巧那幾天有一篇漫有趣的新聞: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208/11/plg7.html
8個林宗男 結為拜把兄弟


這與書中講到的,大腦會去找尋與自己有相似處的,像是與自己同姓氏的、是同一所學校畢業的(認識哪個老師還是教官)、同一個鄉鎮的、參加哪個俱樂部的(慈善團體,或是獅子會,甚至曾經參加過飢餓三十的活動)...
如果知道對方有和自己相同的地方,在談話時,會一邊加入美好的記憶(即使你根本不認識她),對對方的態度也會友善很多。
當然,如果在腦海有相關聯的是不好的記憶,那你也會將此加入這個人的喜好度中,例如,你覺得某學校畢業的都是太保太妹,你可能就會把這第一印象深植在心理。
新聞中的"8個林宗男"一方面覺得巧合有趣,一方面應該也是覺得對方親切吧(是不是以此斷定「林宗男就是好相處的人」來肯定自己)
我之前看的《說故事的力量》,作者講述有一次她去購物,碰到一位臭臉的服務生,她瞄了一眼看到這女服務生的名字頗男性化,於是問她「你與你父親同名吧?」(因為作者本身就是)
服務生撇了她一眼「是阿,他們想要一個男孩」
「我五歲的時候父親就教我如何修車子」作者說
女服務生笑了笑「我五歲的時候他就教我割草」
詳細的內容我是忘了,不過大略就是這樣。
當我們與具有相同經驗的人一起相處,好像就覺得對方是好人;即使你才剛認識他。


不是沒禮貌!
我最喜歡書中p.42.43講述"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受損的病人會有的狀況(我的記性當然沒那麼好,因為太有趣了,所以做了筆記,把學名記下來)
書中講到前額葉皮質是管理源自較不文明的大腦區塊,一般而言要花二十幾年的時間才能發育完全,所以小孩子說話直接,表現天真,不會看臉色...都是因為前額葉皮質還在發育,然而此區塊受損的病患,當然就會變得表現直接,喜好分明,態度自然(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有時也會過於情緒化)
讀完這段我不禁莞爾,原來有些人表現出情緒暴躁,在大庭廣眾下像小孩一樣吵鬧、不顧大局,若去掃描腦內斷層,或許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發育遲緩,或是有受損的情況。
下次面對這樣的人,再怎麼也無法生氣了吧!


安慰劑效應
我之前有去上認識催眠的課程,課裡講述其實只要對方受你引導就算是催眠。
演講是催眠(大家說,對不對阿!是不是要投oo一票阿!)
安慰是催眠(你會走過來的,大家都很支持你)
聽課,聽音樂都算是催眠(不管是讓人精神振奮,還是意志消沉)
有時候連家庭教育都是催眠(你長大後要孝順媽媽唷! 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只要你信任對方,接受對方所說的,並且保留的相信,對方就對你催眠成功了(所以,愛情也是一種催眠呢!)
書中有提到,當有人善意的欺騙了你,將會使心理影響生理。
最簡單的就是告訴來日不多的患者「醫生說你沒什麼問題,定期回來檢查就好了」
大腦並不知道被欺騙,所以告訴身體「所有的不適,只不過是多心了」,放寬心,保持心情愉快的患者,據說都能活的比預估的時間還長。
我想起當時催眠課,有一位太太因為有頭痛的宿疾,向醫師詢問(催眠課老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
老師請她閉上眼睛,給她一個虛擬的遙控器,並告訴她「你有能力控制你的身體病痛」,只要頭痛,就按住遙控器的「-」鍵,幾十分鐘過去了,太太很高興的說她覺得頭痛好多了。
當然,前提是,這位太太已經去尋求醫療管道,做過斷層掃描,斷定腦部並沒有病變或疾病。醫師認為心理壓力是比較有可能造成頭痛的原因,所以利用小小的催眠招式來醫治病患。


大腦很好欺騙,也常耍得團團轉。
之前有上過「消費者心理學」的課程,其實就是觀察人們對於什麼要的促銷手法會招架不住。
看了《住在大腦裡的八個騙子》,雖然明白自己大腦有許多盲點,以致讓自己做出錯誤(或者應該說,不是很好)的抉擇,但身為專業人士的作者,雖明白大腦的缺陷,但還是不由自主的受大腦的控制。
畢竟,你不相信大腦,你還能相信誰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ber2013 的頭像
    viber2013

    愛讀書的小孩無問題

    viber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