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是一本名人傳記」拿到安排好的行事曆時,我是這麼想的,而我的名字就在「指定分享」那個欄位。


其實去年就從博X來網路書店的EDM中收到這本書的消息,心動過,但還是小小擔心自己「無法征服」這本書-畢竟是「傳記」。
這彷如註定的緣分,就是該在這時這裡遇見他,不讀還不行!所以,乖乖的啃了一兩週,我還記得才閱讀幾頁,我就跟同事說「我覺得他是個了不起的人」,我是這麼跟同事形容的:
一般人要出人頭地很困難,但歐巴馬身上流著黑人的血,在種族歧視的白人注視下,他要更努力更積極更了不起才會被承認。在他的環境下,多數的人都看待黑人為貧窮、犯罪吸毒、茲事份子,而他很努力也無法快速被認同,只要他一跌倒走了歧路就會馬上被歸類,甚至可能會聽到「黑人都一樣」的風涼話...在那樣的情況下,要怎麼維持堅強的意志力?要怎麼相信自己?要怎麼保持清醒?
所以我很佩服他,他現在成功了,而且《歐巴馬的夢想之路-以父之名》也是一個好聽的故事。


在會前會的時候,聽著大家敘述對本書的想法,我猶豫不決我怎麼發表我的心得,對史地不好的我無法說出「在○○年XX地區發生了△△事件,以致之後...」這樣的見解,但我的確在書中獲得感動,被鼓舞的聲音,那是什麼?我思孰許久,我想是他的「家教」,他的家庭教育深深吸引我。
小時後我就覺得自己很有正義感,常常為了弱勢抱不平,我希望生而平等,成功應該是要取決於付出的努力。(但現實就不是如此,這也不是我能強求的,於是順應,只是悲天憫人的想法一直存在)
而我看到的歐巴馬在一開始,就是那個惹我心疼的「輸在起跑點」的孩子--他自小要受到膚色的歧視就罷,還要接受父親離開他們母子的事實(哎呀,我好想用「拋棄」這個字眼),那他是從哪裡得到健全的人格發展?(我認為「健全的人格發展」比「聰明才智」才算是成功人士的先決條件)


試想,如果你是歐巴馬的母親:
20歳,大學剛畢業,皮膚白皙聰明伶俐,美好前程的前程等著妳,你卻選擇愛上一位肯亞的交換學生,不顧父母的反對結為連理(種族通婚再當時有些州視為犯法),生下了混血兒,而...孩子的父親卻在孩子兩歲大的時候離開了(回到肯亞)...
等孩子長大後,你會怎麼告訴他關於他父親的事?
「你爸在你兩歲的時候就死了,沒什麼好說的」有些人會這樣說,省得提起自己的傷心,或者避免自己口無遮攔說出髒話...(我想如果我沒看書,可能會是說出髒話的媽媽)
但歐巴馬的母親卻告訴他「你有一個很棒的父親」
在書的序中,歐巴馬自己也說他在寫傳記時草稿總是先讓母親閱讀,而她對自己的部分總是沒什麼意見,對於講到老歐巴馬(他父親)的時候,總是要他寬容一點(我覺得應該要灑狗血的補上一句「因為他是你爸爸!」)
除了他的母親,歐巴馬的童年有許多時間是與祖父母同住-老爺子和圖圖-他們雖然在一開始反對女兒的婚事(他們當初是私奔成婚的,恐怕是者樣才妥協了女兒的婚事),但後來卻傾倒出溫暖的愛給予歐巴馬,容樣教育他成為正直有自信的人外,也會敘述他的父親多麼聰明風趣,認真上進,魅力十足,不抄近路,勤奮正直...


同樣的問題,如果你是歐巴馬的祖父母,你又會怎麼敘述你那位把你女兒肚子搞大就把孩子丟給他們養的女婿?(這樣說也太苛刻了,大約是歐巴馬兩歲的時候他才離開的,其實他也千百個不願意,書後都有講到)
雖然「非凡的孩子,總有非凡的家庭」這定律不一定是百分之百,但歐巴馬他們家的確是了。


六歲左右,母親戀愛嫁給了印尼人羅羅,於是跟隨母親搬到印尼去住,這是我整本書中最喜歡的一段!
羅羅給歐巴馬一個父親的形象,書裡有一段提到「羅羅會介紹他為兒子,但不會去強迫他要有多親密」。在這個繼父的稱謂來說,羅羅算是很稱職的,也顯示他母親很會挑人。
有次,羅羅要歐巴馬看殺機的過程,他跟他的母親說「孩子應該要知道他的晚餐從何而來」,他的母親雖然一開始沒有很願意,但也陪同觀看了。我認為羅羅的用意不是要教孩子殘暴,而是讓他知道「雞奉獻肉身給我們食用」。(但會不會也有恐嚇「如果你不乖...」書就沒提了)
還有一次,歐巴馬打架打輸了,羅羅沒說什麼,但隔天就送他拳擊手套,教他練拳,教他如何保護自己。在某次練完拳後,羅羅對歐巴馬說:「你最好是可以成為強者,如果不能變強,也試著跟他們和平相處」。當時羅羅有志不能宣,只能向權力屈服...以致跟妻子(歐巴馬的母親)越來越疏離...。
在印尼的那段時間,母親早上四點就要歐巴馬起床,吃完早餐,教他上三個小時的函授課程,以補強他的實力。還是國小的年紀,每天要早上四點起床,要比別人多唸三個小時的書...哪個孩子會乖乖上課?但他的母親只要說:「小鬼頭,我也不輕鬆阿」(她也是職業婦女,在當地教英文)歐巴馬就乖乖屈服,幼小的心靈也疼惜著母親,感謝母親。我想這段時光在他成功之後回顧,一定是刻骨銘心。


為了唸中學,歐巴馬回到夏威夷,祖父母在許多現實狀況要克服之餘,依然疼愛他。圖圖有一段身教令我尤其深刻:
她當時銀行從秘書做起,看著男同事靠拍馬屁升遷,歐巴馬的母親對此很不滿,要她「讓銀行為兩性不平權吃點苦頭!」,但她只說「大家都抱怨都是理所當然」,而她從不抱怨,比別人更早到公司,更認真工作,以致成為第一位銀行的女性總裁。這一定也在歐巴馬的小腦袋種下了什麼,當你抱怨就是花時間在說,讓自己越來越生氣,何不把這時間拿來做事?
而歐巴馬和父親的「邂逅」,就在那年的聖誕節,相處了一個月,雖然最後也不是闔家歡樂的結尾,但這段時間總是讓他認識大家說的「老歐巴馬」,也的確是個上進,知識豐富,魅力十足的人,這次的相遇,也播下了歐巴馬之後想回肯亞的種子。
在唸高中的期間,歐巴馬一度誤入歧途,看得出來除了別人,他自己也在意他的膚色,開始迷惑自身的價值...而母親卻仍就積極的攻讀人類學碩士,並不時牽引著他,至少不要讓他離開正軌太多...


難怪歐巴馬在他母親離世的時候懊悔沒有在書中將她的偉大多著墨一些,讓人知道她為他的付出有多少,她是怎麼上進堅強,她是怎麼用身教在教育著歐巴馬...


在競選期間,歐巴馬的兩個女兒態度自然可愛,常成為媒體焦點,我想,這一定也跟家教有極大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ber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